【新视野】
2024年12月26日,在克拉玛依豆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刚刚参加完互联网营销师技能培训的网络主播,已经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张伟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实习生 符鑫燚
2024年12月21日,冬至,一碗热乎乎的饺子下肚,外卖小哥阿卜杜萨拉木·阿卜力米提心里顿时暖了起来。
“今天过节,社区邀请我们与居民一起包饺子,还为我们送上了厚厚的新手套,出去跑单也不那么冷了。”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赛马场街道大湾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阿卜杜萨拉木指了指刚收到的礼物,“就像回家过节一样高兴。”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近年来,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们工作在“云”上、在路上,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自上而下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氛围越来越浓。
在新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如何?劳动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近日,记者走近了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服务向“新”
2024年12月23日,将外卖送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碱泉街道青年路东社区御锦城小区门口,外卖小哥牙生·吾拉依木将车停在了专门施划的快递、外卖车辆临时停车处。
“上个月社会工作部来站点搜集‘微心愿’,我就提出像这样人车分离的小区,电动车没地方停,没想到我们很快就有了固定停车位。”牙生说。
向辖区餐饮企业发出为外卖小哥开辟休息区的倡议;每周下基层搜集快递站点困难诉求……乌市天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还跨上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以他们的视角去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难点。
“只有换位思考,我们的服务才能更细。”乌市天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哲剑说。
停车、充电、饮水、如厕……对奔波在路上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工作场景中遇到的困难,往往是衡量就业环境优劣的指标。近年来,新疆突出服务供给,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设置临时休息场所,努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
每年进出霍尔果斯口岸的大货车司机保持在10万人次左右。如何帮助他们解除长途跋涉中的后顾之忧?
摘下手套,拿起水杯,袁里胜起身下车,快步走进位于金亿国际物流园的“中哈国际司机之家”。
“我们拉水果蔬菜一路上都不敢停,以前到霍尔果斯就在车上将就几个晚上。现在这里设立了司机之家,不仅能吃上热乎饭,还能洗澡、洗衣服,就像货运司机的充电站一样。”袁里胜说,司机之家不仅能满足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还时不时开展普法宣讲、心理健康讲座和健康体检等活动。
保障为“新”
新就业形态不仅为新疆传统产业转岗劳动力就业开拓了新领域,也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妇女、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辟了新渠道。
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2022年,新疆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新人社发〔2022〕5号)。2024年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引导、督促相关用工服务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和田站点的快递小哥阿卜来提·麦提托合提,入职第二个月就通过新疆智慧人社APP,查询到了个人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之前我想当快递员,家里还有些担心,怕路上出了事没保障。没想到刚入职公司就为我缴纳了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让我心里踏实多了。”阿卜来提说。
“截至目前,我们在全疆近300家营业网点,约4000名快递小哥都已缴纳五险。”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耿延明说。
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培养、评价,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也是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新疆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专项培训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拓宽他们的成长空间。
2024年,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人社部门,举办了15场互联网营销师技能培训班。810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培训,其中182位网络主播取得了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克拉玛依豆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6名主播也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直播间的情势瞬息万变,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还会担心产生侵权风险。这次培训让网络主播对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干好工作的信心。”克拉玛依豆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说。
融入暖“新”
“青年郡小区门口有一段路特别滑,老人小孩走路要小心。”送单路上,外卖小哥张帆掏出手机,拍照后随手上传至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委社会工作部搭建的社区治理平台——“天山益骑”微信群。
很快,这张图片就被小区所在的碱泉街道红桥社区党委书记郭佳馨看到,并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前去撒布防滑物资,消除了居民出行的安全隐患。
“发现问题我都会随手拍照上传,这都变成习惯了。”张帆说,平时遇到难事,社区想方设法解决。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后,感觉有了归属感,想多为社区做点事。
新疆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健全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3000余个,发动960余名新就业形态党员担任网格员,2.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到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工作中,成为城市的“移动探头”。
在电动自行车把手上安装手机支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送餐过程中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沙雅县沙雅镇金雁河社区一家外卖配送站点,外卖小哥亚森·艾麦尔又向同事们念起了“安全经”。
“站点每天一小会、每周一大会,我要向同事普法。作为‘法律明白人’,向商户和消费者普法,也是我的责任。”亚森拿起食品安全宣传册、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法封口贴等,一并装进外卖箱,计划取餐送餐时交给商户和消费者。
作为全国“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试点地,沙雅县在全疆首推新就业形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从外卖行业选出35名骑手,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使其成为“法律明白人”。他们在走街串巷中变身食品安全监督员、政策法律宣传员和矛盾纠纷化解员,成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后续,此项工作还将延伸至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中。
记者手记
让“迎着风的人”跑出更多暖体验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有人将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货运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形容为“迎着风的人”,因为他们用时刻在路上的奔波,满足了人们对“速度”和“便利”的追求。
在采访中,有几个让记者动容的瞬间: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外卖小哥的眉毛上,水汽凝结为冰晶;几千公里的路程,运输果蔬的货运司机不敢耽搁时间,顶多在加油时去趟卫生间……每一份职业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而对于工作时长不定、雇佣关系灵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爱。
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持续增加,全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新疆进行了很多探索。比如指导新就业形态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电子劳动合同;鼓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新业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集中的园区(开发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区域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参与到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新业态企业、新就业形态群体已成为基层党建新的重要阵地、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既是一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考题,更是一道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答题。要解好这道题,还需要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在维护劳动保障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且充满机遇的就业环境,让“迎着风的人”跑出更多暖体验。
专家点评
给予“新群体”更多关注和保障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管理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陈鲲玲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出现与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密切相关。首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涌现,为新就业形态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推动了灵活就业模式的发展。再次,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对灵活就业的需求增加。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变化。
新就业形态的出现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了经济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由于用工形式灵活,往往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完善的服务,如制定和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等方面,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有法可依;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确保他们在不同就业形态下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职业培训项目,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技能,适应市场变化;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企业遵守行业自律准则,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等。这些不仅是对劳动者个体的尊重与保护,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举措。
此外,还应利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入基层的工作特点,鼓励他们参与基层自治和社会治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归属感,从而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